分类: 攀岩技巧

  • 攀岩初级教程

    身体姿势
    攀登时身体要自然放松,以3个支点稳定身体重心,而重心要随攀岩动作的转换移动,这是攀岩能否稳定、平衡、省力的关键。要想身体放松就要根据岩壁陡缓程度,使身体和岩石保持一定距离,靠得太近,会影响观察攀岩路线和选择支点。但在攀登人工岩壁时要贴得很近。在自然岩壁攀登时。上、下肢要协调舒展,攀岩要有节奏,上拉、下登要同时用力。身体重心一定要落在脚上,保持面向岩壁、三点固定支撑、直立于岩壁上的攀登姿势。
    手臂动作
    手在攀岩过程中是抓住支点、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手臂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攀岩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个优秀的攀岩运动员必须有足够的指力、腕力和臂力。对初学者来说,在不善于充分利用下肢力量的情况下,手臂的动作就显得更为重要。手臂如何用力,在人工岩壁攀登和自然岩壁攀登时情况不同,前者要求第一指关节用力扣紧支点的同时,手腕要紧张,手掌要贴在岩壁上,小臂也要随手掌紧贴岩壁而下垂,在引体时,手指(握点)有下压抬臂动作,其动作规律是,重心活动轨迹变化不大,节奏更为明显。但攀登自然岩壁时其动作就变化很大,要根据支点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扣、扒、捏、拉、推压、撑等。
    脚的动作
    一个优秀的攀岩运动员的攀登技术发挥的好坏,关键是两腿的力量是否能充分利用。只靠手臂的力量攀登不可能持久。脚的动作要领是,两腿外旋,大脚趾内侧靠近岩面,两腿微屈,以脚踩支点维持身体重心,在自然岩壁支点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运用。但要切记,膝部不要接触岩石面,否则会影响到脚的支撑和身体平衡,甚至会造成滑脱而使膝部受伤。另外,在用脚踩支点时,切忌用力过猛,并要掌握用力的方向。
    手脚配合
    凡优秀攀岩运动员,上、下肢力量是协调运用的。对初学者或技术还不熟练的运动员来说,上肢力量显得更为重要,攀登时往往是上肢引体,下肢蹬压抬腿而移动身体。如果上肢力量差,攀登时就容易疲劳,表现为手臂无力、酸疼麻木,逐渐失去抓握能力,失去抓握能力后,即使有好的下肢力量,也难以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学习攀岩,首先要练好上肢力量,上肢又要以手指和手腕、小臂力量为主,再配合以脚腕、脚趾以及腿部的力量,使身体重心随着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协调地移动,手脚动作的配合也就自如了。
    器械攀登法
    上升器攀登法:在上方将主绳一端固定好,将另一端扔至峭壁下方。下方固定拉紧。后继攀登者双手各握一只分别与双脚相连结的上升器,并将它们卡于主绳上,与双脚协调配合,不断沿主绳上攀。也可利用双主绳,将上升器分别卡于两根主绳上向上攀登。也可利用一根主绳,将分别连接身体和双脚的两个上升器卡于主绳上,利用腿部的屈伸动作,沿主绳向上攀登。
    抓结攀登法:抓结是一种绳结,抓结攀登是在没有上升器的情况下采用的攀登方法。其连接方法是用两根辅助绳在主绳上打成抓结(手握端),另一端打成双套结(连脚端),不断向上攀登。其攀登方法要领与上升器攀登法相同,都是抬腿提膝使拉紧了的辅助绳松弛,将上升器沿主绳向上推进到不能再推为止,脚随之下蹬,身体重心移到上升一侧,另侧也如此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登顶。操作过程中,需维持好身体平衡,可利用岩壁的摩擦力向上抬腿,始终保持面朝岩壁姿势。动作要协调,有节奏。

  • 攀岩的心像技巧

    关于这篇文章 
    心像技巧是 大家耳熟能详的术语,关于此方面的文章已有许多。而下述的文章是一篇概述性的文章。对于不太了解心 像技巧的人,能提供一个完整的介绍,在此转录给大家参考。而在文章末了后,还有一段本人自身对心像技巧的一些浅见。
    集中和放松的技巧,对一般攀岩者而言,是很基本的技术之一;而对较好的攀岩者而言,心像技巧才是身体能量发挥最重要的技术。
    让我们直接了当的举个例子:坐下来,闭上你的眼睛,天马行空的想象下列情景。
    首先找出一条你已尽最大努力,却还未成功的路线,想象你正在攀爬它,并且正坠落在一个难关前,休息着。你是如此的放松、平静,且有自信的挥动你 的双手,并摸着粉袋,然后开始意识自己用手指摸住支点,一阵微风吹来,感觉自己的轻盈以及注意力的集中,配合平稳的呼吸。冷冷一笑地开始冲这个难关。
    左手指抓着支点至胸部来,然后抬高你的右脚至一个很高位置的微小支点,虽然很小,但尽量感觉、想象它是大的支点,右手并拧一个侧拉,平稳地,伸 直你的右脚,让左脚达到一、二指大的洞,感觉它是深的。现在把呼吸集中在最后的一个动态前,冲上,选一个最好的时间,往上一跃,捉住了下一个支点,虽然难 抓,但已经很幸福了,再迅速地扣上最后一个钩环,并想着这是个简单的动作。
    世界上顶尖的攀岩高手,为提升他们的表现,通常会使用这种心像技巧,并且它被视为是基本且重要的一种运动,虽然心像技巧很像一些攀岩者所表现的 「心灵再三训练」(metal rehearsals),但它却比再三攀爬相同路线的效果好的很多。使用心像技巧,你能运用的想象空间,或是真实的影像,去创造一个很细致的影像,一个有 触感、音感、色彩感和所有攀岩感觉的影像,你甚至可以想象你在攀爬,或是休息,这些技巧将于下文中再讨论。
    一旦你用脑去计划、去想,你的生理、心理将会有相辅相成的表现,也将提升你在岩壁上的表现。
    心像技巧的功能
    研究报告指出,头脑组织是不能分辨清楚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事,什么是想的事实,你无法记起在心中的清楚影像,是你真实的记忆或是你作梦想到的。使 用心像技巧,你能创造出心中影像,并且有计划的在你心中想着,进而成为真实的东西。心像技巧可以做出你心中未来意图的影像,因此,尽可能的去想象自己所能 达到的颠峰,避免想些简单、易达成的影像。
    学习心像技巧
    心像技巧可分为三种:外部的、内部的、或运动感觉的。外部的心像技巧是最普通,也是这三种心像技巧中最容易学习的,它是由一个可看见的观察点来 看你自己。内部的心像技巧较难,因为你在你自己里面,它必须透过自己的眼睛来看任何事情。第三种心像技巧,不是真实的能看到东西,而是去感觉攀岩的灵魂。 经过练习,你将能够去感觉,做到你所想象的攀岩。
    你很难一下就对心像技巧驾轻就熟,因此,建意各位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去注意,如此将能训练我们的心像技巧。举例来说:(外部心像技巧)从一个 可看见的观察点来看自己。早上你在你的家中,从床上起来,走到冰箱前,打开它,拿了一瓶苏打水,再走回床上。清楚的去想象每一个细节。起初,你会觉的很困 难,但是可以却定的是,练习,进而精通这种新的技巧,对于你在岩壁上的表现比你能用一手拉单杠,更为有用。
    现在我们来说内部心像技巧,当你从床上起来,经过房间,注意你周遭的还境和特别的摆设。打开冰箱,你能看到冰箱内的东西,注意每个呈现在你眼里的细节。现在你试着想看看,当你打开冰箱,你可否马上拿到你所想要的东西。
    经过练习,你可以进入第三种心像技巧。走到冰箱前,打开它,你可以感到冷空气冲着你来,拿起苏打水,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冰冷,最后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当你打开冰箱时,你的二头肌正收缩着。     有关攀登的心像技巧
    心像技巧应用在攀登上,将是一种无可限量的利害兵器。首先开使想象,你在一个你曾经攀爬过的岩壁上,想象岩壁上所有的休息、钩环位置,甚至岩壁 的颜色和构造,创造一个生动的影像,去感觉岩壁上的休息、自信和集中,更细腻地尽量去听,去感觉你所能达到最远的地方,想的越细,对你的表现将有很大的帮 助。当然,唯有不断的练习,方可创造出最细腻的影像。
    心像技巧如果应用在一个你从未爬过的岩面时,将会有你无法想象的作用,藉以下的学习,你能想象你在岩壁上的移动、钩环的位置、休息、甚至登顶。 虽然你不能清楚地想象每一个动作,你仍能创造出你优秀表现的影像,这将对攀爬一全新岩面,有莫大的帮助,并可以和轻松地攀爬此岩面的人作比较。
    心像技巧应用在比赛上,可能就是你赢或输的最大关键。很明显的,在准备时间内,你不能看出整条路线你该怎么爬,然而你却必需运用你的从容和自 信,去想象岩上的支点,去创造出可攀爬的影像,甚至从你打绳结开始,你就听不到任何群众的鼓掌教好,最好你能排除所有影响你的东西,在你完成这个比赛前。
    心像技巧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即使你受伤或是不在岩壁上,你仍可想象自己在爬岩。活泼而生动的想象能降低生理的负担,且超于心理的创造,这种策略被广

  • 攀岩-10年忘不了的情怀

    攀岩-10年忘不了的情怀
    提起攀岩那是10年前的事情了,2003年初秋,月高风凉杀人夜的旮旯里,我参加了吉林大学新生攀岩选拔。
    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攀岩,也许今天也有很多人不懂,但是那时的攀岩就好比现代社会处女一般难见。据老人家说,攀岩是几十年前俄军训练项目,后来辗转到西方人手中,最后中国改革开放迎娶进门的!所以攀岩虽然被人宠幸,却很少有人见过庐山真面目。
    话归正传,凭借我20年农村地头甩胳膊,没事有事转山头的体能积累,轻而易举进入了传说中吉林大学攀岩队(其实加我和另外一大一新生才4个人),可见当时的攀岩运动是有多么稀罕,简直稀罕的连魂都找不见。 也正是从那天开始了我一段人生黑日–魔鬼训练。蛙跳、高抬腿跑、仰卧起坐、鞍马,各种姿势,各种技巧。长跑更是不知道多少了,因为一般都是10圈为一个训练单位。
    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终于有了起色,那就是每天爬着楼梯回寝室。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爬楼梯吗?那就是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向上抬起,完全靠手臂把自己拉动。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硬了!不是别的,是手指,作为一名IT男,连打字都是奢侈,更何况游戏那凌波微步了。为了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为我的人生事业而奋斗,我果断放弃了攀岩。就像一个男人抛弃女人一般,一去不复返。爱上了新欢–打游戏!无数次的PK,夺城,无数次的BOSS,爆头与被爆头,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兴奋,什么叫幸福!
    而后的日子我再也没想起过她,可是却发现生活好像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却总也搞不清楚。 而后的日子就是毕业,工作。每日为了温饱不停地忙着,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沈阳攀岩抱石群,我才猛然懂得这么多年生命里没有激情的真正原因。一个曾经挑战过自我的人,在骨子里都永远无法自拔,而攀岩正是那种能够直接提供这种感觉的运动。如果你没有体验,也许你无法体会我的感觉,而我相信,如果你有尝试你一定无法忘怀。 攀岩的最大特点就是你可以无限去尝试,然后通过神经末梢反射回大脑,再由大脑释放出人体二进制代码,通过一系列的编译与反编译,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最终让你成为一名真正的程序猿!!!当你真正到了这个阶段,你的野性与兽性就会发挥作用了,你不会再局限于直立行走,更不懈于开车打的。因为你已经完全脱离了人生,变成了一个会思考的人与兽合体。你会更喜欢高山流水,更喜欢山丘沟壑,喜欢每一个烂尾楼与废墟。你会有见到凸起的地方就想抓,见到指洞就想插。完全不会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你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具有低级趣味,身强体壮的程序猿。你永远都不会再把自己与人类相比,因为你心里看见的永远是下一个岩点,而不是喝彩,真正的攀岩者不需要(cragsman)喝彩,我们只要安静的体会血液在身体里翻腾的快感就已经足够了,抓、蹬、折膝、飞跃,坠落,不论是什么姿势总可以让你的心跳加速。
    说到这里我已经从城市来到了荒郊野外,为的就是我们能自己建一个让人疯狂的岩壁! 不多说了,又渴又饿的,说回去买水买西瓜那个一去不复返的骚年会受到诅咒的!!!

  • 攀岩鞋的保养方法

          第一、专鞋专用,不要将攀岩鞋当普通鞋使用,这样会磨损鞋底的橡胶,减少鞋子寿命;第二、每次使用完后,都要及时清洁鞋子,如果不是很脏的话,可以不用洗,将旧报纸塞到鞋子里,不仅可以吸收鞋子里的汗水,保持鞋子干燥,还可以保持鞋子不会变形;
    第三、如果鞋子很脏的话,可以用温水洗,水温太高会伤到攀岩鞋的材质,先将鞋子浸泡到温水中2-3分钟,然后用刷子沾些洗衣粉,将鞋子的内外都刷洗一遍,再用清水将鞋子清洗干净,然后放在阴凉处吹干即可。
    第四、平时要将攀岩鞋存放在阴凉、通风处,不可暴晒或存放在高温处,高温会使鞋子开胶,影响鞋子寿命,同时还会降低橡胶鞋底的硬度,进而会减小鞋子的摩擦力和支撑力;
    第五、可以将活性炭包或茶叶包放到鞋子里,除湿除臭。

  • 如何选择攀岩鞋

    攀岩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熟悉的一种运动,但是对于这种现在比较常见的运动来说,很多人就会忽略运动的很多装备,譬如说攀岩鞋。一双合适的攀岩鞋对于攀岩运动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攀岩运动之前我们应该怎样挑选攀岩鞋呢?

    1在信誉好的装备店中
    在一家值得信赖的登山装备店中选择一个攀登知识丰富的有经验的导购,这对于买攀岩鞋,尤其是第一双鞋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最大的好处之一是你可以试穿看看它是否舒适。

    2买一双全功能的攀岩鞋
    买一双舒适的全方位、全功能型的鞋,鞋底要坚硬,鞋帮要是皮革制的并且要高到足以保护你的脚踝。作为一名初学者,你将尝试各种攀登方式,因此需要一双能够让你尝试和提高的鞋子。

    3舒适
    鞋子要舒适,既不要太紧,也不能太松。确保你的脚趾有足够的空间。脚趾所在的前端过紧会让你不舒服,而且只在极限攀登时才有用。

    4有弹性,可伸展
    记住攀岩鞋应当有弹性,但主要是在宽度而非长度上可伸展。橡胶垫和衬布的鞋子的伸展空间不够。如果鞋子穿着会让你感到疼痛而且脚趾被夹得很紧,那就千万别买。

    5大小不合适——常见问题
    多试些鞋子来找到一双适合你的。大小不合适是买新的攀岩鞋中最常见的问题。攀岩鞋分为美国、英国、欧洲三种不同的尺码标准。最好能在鞋店里亲自穿着鞋走上5分钟以上。有些店会有些小的墙可以让你在垂直面上测试鞋子。

    6网上可以找到便宜的折扣价
    网上会便宜许多。但要注意的是,你可能会因为买到大小不合适的鞋子而困扰。因此,在买之前,要确保你可以把没穿过的鞋子退换成大小合适的。

    7买二手鞋
    找找商店和健身房的公告板,买一双二手的攀岩鞋。E-Bay上可以找到十分便宜的鞋子。

    8买前一年的旧款鞋
    在每年的冬末和春季,前一年的款式会大幅降价,这个时候去买新的攀岩鞋十分实惠。大多数登山装备店和网上零售商都会有特卖品。早点去试试看有没有你的号,否则就只剩下非常大或极其小的号了。

    9为试用的鞋子做测试
    找找鞋子的试用品,通常在当地的品牌店,试试各种不同的攀岩鞋,看看哪种适合你的经验和攀登的方式,当然,更得适合你的脚。鞋店的销售可以帮助你决定适合你的款式和大小。

    10租借一双攀岩鞋
    在你前几次攀登时,考虑租一双攀岩鞋,不管是户外的还是室内的。这样你就会知道攀岩是否是一种你会坚持的运动,并且了解你攀登的方式和你租的这双鞋在岩壁上的表现。

  • 攀爬准备活动注意事项

           攀岩需要激烈的肌肉运动,肌肉容易受伤,所以开始运动以前先做轻松的热身运动,充分的舒展全身肌肉和筋骨是必不可少的。热身运动要从颈部开始依次对肩部、肘部、手腕、手指以及腹肌、腰部,脚腕的顺序进行。动作要采取接近攀岩的动作,同时要想象当日进行的技术动作和耐力及爆发力训练项目。热身结束以后,先到直壁放松攀岩所需部位的肌肉,尽可能多利用支点(多抓点)和踩板,要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然后到屋檐继续进行预备运动,但全部准备运动必须在肌肉过渡疲劳(僵硬)之前结束。如果开始正式训练之前肌肉已经僵硬,不仅不能解决高难度训练课题,而且当日的攀岩也会很吃力。 
           初学者如果练指力只抓训练板的小点,很容易给手指造成致命的损伤。所以初学者进行训练应该从大点开始逐步换成小点,循序渐进。而且利用指力板练引体的时候不能只拉到下巴,而尽量把身体充分拉到胸部。这样才能练出能够伸手抓住远处支点的力量。一般来讲指力板两侧的支点最大也比肩宽。如果具有抓住指力板两侧支点 能做6~7个引体的人,应该挂住最大限度的负重(自己力量的90%)只做3次引体。休息3分钟后再增加只能做2次引体的负重(95%)作2次引体。再休息3分钟后,再次增加只能做1次引体的负重(100%)作1次引体。这样做6次。 然后选择轻度OPEN点,拇指贴住食指抓成肩部宽进行引体。按照上述引体的方式进行6次。最后选择能够挂住两个指关节宽的小支点,拇指同样贴住食指抓成比肩部少窄的宽度进行引体。按照上述引体的方式进行6次。这样进行3个6次(大点,OPEN点,小点),总共练18次才算1组。   
    第一周可以进行适应性训练,  第二周开始增加组合,  
    第三周增加2组,第四周继续增加3个组合 。
           肌肉力量(Strength)攀岩训练培养肌肉力量的训练。支点的数量要限制在4~10个。训练路线设定要从第1个支点到第六个支点要使自己较为费力,之后几个点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才能通过。就是说,即便开始使不能完登但是继续尝试时候最后一次可以完成。如果中间有可能休息,那么这是错误的训练课题。第一个课题进行5次训练,每次爬完后休息3分钟。完成5次后休息15分钟,再进行第二个课题。每次重复的时候最好要采用OPEN点,小抠点,Grip Hold,Pocket hold等多种多样的支点。每组训练结束后要充分的休息后,再开始下一个课题。 
           体力训练攀岩体力攀岩的目的是增强攀岩者的体力。攀岩动作对力量要求大(选择高难度动作),而且不能有休息点。级别为on sight线路。先设计可以进行15-25个动作的3个课题。当然也可以用一个课题,但这样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最好用3个课题。每条路线最后一段难度要达到很难通过或者脱落。3组训练结束后要充分休息才能开始下一个训练。以2个3组,3个3组,4个3组的方式增加训练量。就是说开始要练2个3组,随着体力的增强要练到4个3组。每次间隔时间为上次攀岩所用时间的2倍,每组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5分钟。
    体力攀岩训练
    课题1
    1分钟攀登 1∼2分钟休息 4次 1组 15分钟休息
    课题2
    1分钟攀登 1∼2分钟休息 4次 1组 15分钟休息
    课题3
    1分钟攀登 1∼2分钟休息 4次 1组 充分休息 
      持久力训练Endurance 持久力训练攀岩先用35-50个多种多样的指点设计,难度为自己第一眼能攀登的最高难度的线路。最后四个点的设计难度要使自己最后1次攀登时很难通过或脱落。如果条件有限用一个课题训练也可以。攀完后要充分休息,再开始下一个训练。开始重复2次,第3组开始体力有所增强后训练量要增加到4次重复3组。每次间隔休息时间为2分钟,3组结束后休息10分钟再进行其他课题。总共进行12次。
    持久力攀登训练
    课题1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10分钟休息 1组
    课题2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10分钟休息 1组
    课题3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10分钟休息 1组
    课题4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2分钟休息 攀登-10分钟休息 1组
     
    忍耐力训练【 Volume(量) 】忍耐力训练也叫【 Volume(量) 】攀登。要设计5条比平时难度略低,能做50~80个动作的线路。设计好线路(定好线路后)用5种色带或用3角,方形,圆形等图案给每个支点作标记后写序号(排号)。【 Volume(量) 】攀登训练应安排在持久力训练或力量训练之后。
    【 Volume(量) 】攀登(忍耐力攀登训练)
    1号 线路攀登 休息5分钟 1组
    2号 线路攀登 休息5分钟 1组
    3号 线路攀登 休息5分钟 1组
    4号 线路攀登 休息5分钟 1组
    5号 线路攀登 充分休息 1组
    坚持这种训练会发现自己的变化。从前爬较容易的线路时也容易僵硬的胳膊肌肉的疼痛现象会失去,高难度的动作也会觉得容易。  
    周一,以负重体能训练,锻炼持久力的训练量

  • 攀岩比赛技巧

    自由攀登是所有攀登运动的基础,它可以广义的定义为:靠一名攀登者自己的努力,在可用的地形上,不用确保绳、螺帽、膨胀螺丝、岩钉这些为防止坠落而设的设备,只利用岩壁上的裂隙、岩洞、悬岩徒手攀爬,组合无穷的变化。
      多样的变化带给“攀登”这种活动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一条岩面上的路线都是对攀登者心理和生理的考验,每一次攀登都不同于以往,所以去发现是什么在运作、要做哪种攀登、为谁设计的路线,是使这攀登之舞保持新鲜有趣的窍门。但攀岩并非是随兴的,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提供给所有的攀登活动者。
    第一,流畅的手脚并用能使你的移动平顺;
    第二,比起暴力来,平衡感、灵敏度、柔软度是对抗地心引力较好的武器;
    第三,耐力一向比硬生生的暴力来得重要;
    第四,力量的持续,是靠你把重量放在脚上,比用手臂拉起身体要好的多。最好的状况是用最少的力完成攀登;
    第五,保持放松是省力的最佳办法,很多的攀登是靠直觉的,移动对放松的心志来说很自然就能达成。
    然而,攀岩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并且在你能使用它们之前,仍需要经过学习和练习。

      热身:在开始攀岩之前,热身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省略这个步骤很容易受伤。例如你在家里的走廊装训练器,每次经过走廊,你都有拉几下单杠的习惯,你可能已经因此而使肌肉或肌腱受伤,因为你没有做热身。想要计算需要多少热身活动才能增进攀岩成绩是不可能的,但是热身的确可以减少拉伤甚至拉断肌肉的危险,所以千万別忽视它,它是攀岩或训练前必做的步骤。目前对于热身到底该怎么做虽然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找到你觉得最舒服的方法是我们的建议。

      最好的热身方法是慢跑10-15分钟。也许岩墙附近没有跑道,但是你可以在原地跑步,膝盖尽量提高,并且加上跳跃和后踢。第一条路线先活泼地动三十分钟,尤其当你要携带装备攀爬的时候。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攀岩时总是爬爬停停。架绳很费时间,容易让身体冷掉;而确保一个先锋攀登者耗费的心理能量比生理还多,所以当你攀岩的时候,身体可能更容易冷掉。因此,在你攀登之前,你必须做任何可以保持肌肉温度的动作。

      抱石:抱石是一个不用确保、较基层的攀岩活动。找一块大石头或较迷你的岩墙来爬,随时可以回到地面是抱石的好处,不过也要小心避免伤到脚踝,所以如果你有同伴在后面用手为你确保更好。无论如何,只要有一双岩鞋,你就可以试试抱石的乐趣。

      试着找一块有大小裂隙、不同种类的手点、岩棚、凹洞的大石头,这些是你在爬一般路线时都会碰到的地形。据说,爬100英尺先锋和一个小时抱石运动所学到的心得是一样的。

      那么,什么是我们从抱石中可以学到的呢?首先,平衡感是爬岩技巧中最重要的元素,而抱石能使平衡感增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爬岩时注意你的脚。大胆移动也是要尽量尝试的,成功将建立在你的自信之上。

      另外,抱石也可以训练你的基本技巧,教你选择最好的手点和脚点。你会开始注意到手和脚之间力量的不同;使用脚的力量越多,肌肉越不容易累。所以,当你抱石时,练习放置脚的位置,如依脚点的变化而用正踩或侧踩。注意把身体往外倾斜一点,可以增加脚和岩面的磨擦力,一般初学者常犯的错就是身体不能保持垂直,反而太贴近岩面,以致重心位置不对,手浪费很多力量。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耐力能让你保持体力完成路线,对爬岩者的身体属性来说,它是很重要的。可惜在抱石时,因为高度不高,所以它很容易被遗忘而没有训练到,所以我们在抱石时,可以上攀、下攀或橫渡,连续几次不要休息,以达到耐力的训练。

  • 户外露营与紧急宿营

    该文发表在《山野》杂志2012年第4-5共2期连载,同期发于《磨房》户外运动与自助旅行论坛,作者李伟(泰雷家)。
    版权申明:非商业、非盈利、公益性质转载需著名作者与出处,盈利性刊物、论坛转载请磨房站内悄悄话联系作者。
    一、概述   
         露营,英文(Camp),从英文Campingyan演变来而,源于古罗马卫戍部队“驻扎地”的名称。近代露营活动发源于1860年的美国,最开始是一群教育界人士为了让当时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更加健全,而倡导和组织青少年到野外生活、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Camp文化传入欧洲,被许多欧洲人所喜爱。浪漫的欧洲人更加提升了露营亲近自然旅游休闲的户外生活品质。特别是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相继出现了一些高级度假胜地,不过由于海滨度假区的住宿花费昂贵,人们于是采用“露营”这种低消费的住宿方式,既满足了体验高级度假区情趣娱乐,而住宿费用又大大减少。因此露营Camp文化之风,在欧洲快速传播,并且随着欧洲人社会保障系统逐步完善,节假年假休息日的增多而逐步融入到平常人的休闲旅行生活中。真是“世界之大,只要有一个帐篷,处处皆是我的别墅!”
        在我们中国,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改善,从水泥大厦林立的都市生活环境奔向自然生活环境,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特别是2000年后露营群体蓬勃发展,无论是初学者或资深人士,都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自然之地,搭个帐篷,感受无人打扰、自由自在的野外美景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改善物质逐步丰富,伴随户外运动在我国遍地开花,露营(Camp)这项娱乐身心的精神需求项目,参与的人群越来越多;可以预见,我们也必将像欧美国家那样诞生越来越多的专业露营基地。
    目前露营普遍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特点分为房车露营、常规露营以及特殊形式露营三种: 
      
         房车露营:是指出游者驾驶一种被称为“房车”的特殊旅行车到野外露营,这样的车就像房子一般,有冷暖设备和电力供应,露营者可以在房车中做饭和住宿。这种露营的方式在国外很流行,然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常规露营:通常以山谷、湖畔、海边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为目的地,是较为普通的露营方式。露营者可以健步或者驾驶车辆到某个露营点,搭起帐篷,一家老小、亲朋好友、三五知己进行原野烹饪,烧烤、野炊,外加一些篝火娱乐等有益身心活动,主要以亲子娱乐或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休闲味较浓的方式为目的。
         
         特殊形式露营:特殊形式露营是指在从事特殊旅行活动时候的露营。比如海外远征、高山攀登、徒步探险等风险性较大、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时候露营就成为一种必要的住宿方式了。 
    二、那么我们亲近自然生活,在野外应该如何选择营地?又如何进行营地的规划与建设呢?
        虽然说户外露营不再只是勇敢者的游戏,很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但很遗憾,我们还是常常看到报道某地又发生营地选择与建设不当所导致的伤亡事故。特别是我们国内,不像国外或者港台地区,郊野公园政府指定露营点规划及露营指引相对完善;大家都想离开熟悉的城市居家生活,走进大自然野营,体念自然生活或者接受挑战,从而希望获得成长及启迪;想不到却是意外丛生,真是让人痛心。
    营地选择需考虑
    1、季节及天气;
    2、参加者的水平及人数;
    3、营地周围的环境与配套设施;
    4、配合露营之目的需要如特定训练、好友度假、家庭亲子、 亲近自然等;
    三、营地选择五大基本原则
    1、远离危险 
    2、水源补给
    3、地面平整
    4、背风背光
    5、其他考虑
        营地选择,首先要考虑营地的安全性——也就是营地要远离危险!其次在远离危险安全有保障前提下充分考虑营地睡眠的舒适性及餐饮、娱乐、洗涤、卫生等生活功能的便利性;第三还需要因地制宜地选取对自然环境的最低限度冲击之营地,身体力行坚守LNT(踏过无痕)的环保法则,尽量选择在可耐受地面以及对露营地水源等最低冲击的营地宿营与生活。
    1、远离危险
    1)勿于悬崖下或倾斜度大的边缘;防止落石、塌方、滑坡、雪崩等意外伤亡事故;   
        将营地选择在悬崖下面,一旦山上刮大风时,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事故;特别是土层疏松倾斜度大的边缘,或者非常陡峭风化破碎的坡边,在夜晚天气突变起大风降暴雨观察困难之时,容易导致塌方、滑坡、雪崩等带来的集体受灾。
    2)勿在枯木或者蜂巢下;避免“招蜂引蝶”和枯树、枯木砸下造成伤亡事故;
        在海南岛曾经发生多宗在椰子树下宿营或者休息,成熟的椰子“瓜络蒂熟”大风一吹落下伤人的事件;户外露营穿着黄色醒目的衣衫或喷洒花粉浓味香水,在营地被胡蜂袭击的个案也时有所闻。
    3)勿在山顶或大树正下方,避免遭受闪电雷击。
        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选择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有些雷击并不总是从高处“炸”下,从侧面闪过来的

  • 初学攀岩应具备的态度

    文:陈家麟 Steven Chen 出处:不详
    缘起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从事攀岩教学的工作,从义务性质的教学一直到有收费的教学,因此也累积了一些经验与心得,再加上过去学习攀岩的经验以及最近学习了传统武术,也从学习过程中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感想,看着许多初学者来来去去、半途而废,心中有一些感触。我想;大部分初学者在学习之前可能没有足够的「心理武装」,这包括「学习的企图心」,「心理建设」、「对攀岩基本的认识」,或者对攀岩有些不必要的期待,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在一开始就打了退堂鼓。
      总希望有人能够写一篇文章来告诉初学者在学习之前应该做好哪一些心理建设,或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心态,以免在前面几次的课程中就打了退堂鼓,这对学习者本身或是攀岩界而言都是非常可惜的事。
      于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借着这篇文章来勉励有意参加我们课程的朋友们,以及一些真正想学好攀岩的朋友们,使您不管是想学习任何事物,都能够把握住学习重点,以免入宝山而空手而回。
            攀岩者应该要有的态度: 初级岩训也是攀岩者或技术登山者的养成教育,一个攀岩者应该俱备的态度
            • 认真地为攀岩作好准备与训练。
            •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与自己所面对的风险。
            • 要胆大心细,并熟悉安全的作业程序。
            • 具有独立作业的能力。(不能依赖别人)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一个人若是没有学习的企图心与学习热诚,不论遇到再高明的老师、花再多的心血来教你,你也都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所谓「以小卵石击钟,其声必小;以木锤击钟,其声必大」,学习任何事物都一样,你投入得愈多、付出得愈大,自然会得到相对的回馈。不论是攀岩对你身体健康的回馈或是技术的进步。对人也是一样;你愈是认真学习,别人愈是会认真教你,这是相对的。
    「之所以不愿教人者,因怕其枉费功夫也」
     沾酱油学习法
       有些来学攀岩的人,大多是出于对攀岩的一些好奇心,有些人来学攀岩,但也同时学好几种东西,学了几次攀岩后,接下来还是会去学习其它的东西。但我很清楚他们所学的东西一定也只是皮毛的程度,因为;一项东西若是还没能学到精髓的话,再去学其它的东西同样也只能学到皮毛,学来学去到头来只是一场空。但是只要你能精通一门技艺;进而掌握学习诀窍的话,才有可能一通百通。或许你不相信,攀岩、书法、琴艺、画画、太极拳这一些需要长时间学习的东西,它们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你一项没学好,另一项也绝对学不好,因为学习这些技艺同样都是要恒心和毅力的。
      基本上;兴趣多元化是个人的自由,教练无从干涉,只是;即然你不愿真正认真的学习,将来也志不在此,那么教你的人又何必白花心思认真去教你呢?这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过去;我们俱乐部一直都在免费义务地教初学者攀岩,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是很有限,有些人约好时间却放教练鸽子、有些人玩了一两次就不见了,连说声谢谢都没有!后来我们知道不可以随便免费教人。因为;教学若真要有效果必须是学的人愿意花时间学,而教的人愿意花时间教才行。否则;教了老半天却不见学习成果,初学者来练习,那教了也是白教,无疑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倒不如把时间花在自己的身上或去教其它一些更有兴趣的人。每一个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教到这种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那是会快速地把教学热忱消耗殆尽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上课总是爱来不来,冬天怕冷,夏天怕流汗,雨天怕淋雨,借口与理由一大堆,这样的学习态度是很难把东西学好,也不会有人愿意花时间指导你的。如果你真的想学攀岩的话;那每星期你至少要出现在岩场一次,否则你的出席率将成为别人是否愿意教你的主要因素,当然了;若你是付钱来学的,教练自然有义务来教你。
     下「百日功」
       就像李凤山师父所说:先下三个月的功夫,在这段时间里完全投入,不能有丝毫混水摸鱼的心态,也不能选择性的去听某段想听的话,练自己想练的,必须完全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才行。大部分的人学习事物都喜欢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学习,虽然就学习的角度而言,这并不能算错,因为从自己的角度去学习会比较快速,但是由于他们本身于事物都己经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意见甚至是偏见,所以就没办法像孩子一样能够对事物有如同海棉一样有完全吸收的能力,就好象偏食的小孩营养势必难以均衡一样,这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与技术的全面性。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学习攀岩确实是需要有教学经验的人来指导,并不是自己努力爬就能学得到的,也不要以为看书就能学到,有些技巧或方法若是没人告诉你,你练三辈子也不会想到。另外;正确的训练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这是需要有经验的人来指导,有些人一心想爬得更好但却只是狂操、瞎练,却把自己弄伤了。任何的运动技巧决非一蹴可成,必需按步就班、循序渐进地从基础打起。
      尝试错误本来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你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做菜或是学做蛋糕,反正;做坏了顶多是很难吃或是不能

  • 攀岩的道德

    攀登者的道德 爱护自己——也要爱护岩石
    攀登有规则吗?其实并没有什么规则!但是从一个珍爱环境的角度出发,有些事情我们一定要牢记! 如果你是个新手,赶快阅读以下规则;如果你已经是个老手了,那么要起一个带头作用并把你所知的教给缺乏经验的同伴。
    了解你的周围环境
    攀登之前要了解当地的一些规则和法规。
    如果条件允许,不要密密麻麻挤在同一块地方攀登,尽可能减少对岩壁的冲击。
    控制你队伍的人数不要超过6人。
    珍爱环境
    沿着已经踩出的小径接近岩石。
    如果没有已经踩出的小径时,尽量选择走那些比较结实的路面,比如岩石和砂砾,不要自己开辟新道路。
    选择露营地时要远离水源、小径和悬崖峭壁。
    不要在攀登路线的正下方建营。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方便”
    如果没有厕所,选择在远离植被、攀登路线、小溪和小径的地方小便。
    带一把铁铲并且挖洞来解决固体粪便。确定它离小径、攀登营地、水源或者露营地60米开外。
    将你在方便时用过的纸张放在可再生塑料袋里并背在你的背包里带走。
    不留任何痕迹地离开
    避免践踏攀登营地和悬崖线外的植被。
    攀登时避免惊扰活着的生物(比如植物、蜥蜴、蛇和筑巢的鸟类等)。
    不要以改善攀登的目的来砍伐和移动树木、灌木丛,或者是植被。
    不要从绝壁和岩石遮蔽处挖掘和收集人工制品——这些具有考古意义的地区是受联邦法律保护的。
    减少使用营火并减小营火对环境的影响
    用营地炉子代替营火来加热;营地炉子快捷、方便并且减小了对人和环境的危害。
    如果需要生营火,不要搭建新的生火圈,要用已经用过的地方来代替。不要在崖壁下的营地建立生火圈或者挖掘深坑——营火会污染文化资源遗址。如果你发现了这样一个生火圈或深坑,应该立即将它拆除并且把岩石分散到附近的小溪中。
    只收集已经倒下的并且是已经死亡的枯木来做燃料,你需要使用多少就收集多少。不要砍伐活的树木或小树苗。
    在你离开之前,将那些没有用到的枯木分散开,并且确认火苗已经完全熄灭。
    减少攀登的冲击
    不要削磨或者制造新的抓点。
    使用可移动的保护点并尽可能使用天然固定点。
    从树上下降时要使用绳套,取代那种把绳子直接缠绕在树干上的做法。如果不得不把绳套留下来,就要选择与大自然相匹配的颜色的绳套。
    减少使用滑石粉,要清除你攀登后留下的滑石粉。
    记住,你在森林里,不是室內攀岩馆。音响应该留在你的车里。
    在任何时候都要约束你的狗。